加速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国方案
元描述: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策略,包括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等关键举措。文章结合权威访谈和最新政策解读,为读者提供深入且全面的了解。
引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号角,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尤为引人注目,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制造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新型工业化则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换代、开拓新局面的重要路径。
新型工业化: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指在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驱动下,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发展模式。它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以数字经济赋能为支撑,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全会提出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这一部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认识到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是基于我国制造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等多重因素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内在要求。”
为了提升制造业的比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利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
-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围绕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领域,加强创新政策供给,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推动完善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等方向,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6G、原子级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壮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数字经济赋能:拓展新型工业化空间
全会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
金壮龙部长指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推进以下举措: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完成数字化改造,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链,制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建设数字园区、智慧集群。
-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发展智能产品,推广智能化软件应用,促进家电、手机等消费终端向强智能升级。
-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聚焦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IPv6等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产业链韧性:保障经济安全
全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强调要构建安全可控、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金壮龙部长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我国建成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为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 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体制机制: 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促进创新产品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构建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监测和应对能力,建设安全可控的原材料产业链,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 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 完善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鼓励转出地与承接地建立产值、收益等指标分享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全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金壮龙部长指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既是国家的长期战略,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2万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以下举措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 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发挥“小巨人”企业引领作用,协同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
- 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建好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建设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完善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总结:
新型工业化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换代、开拓新局面的重要路径。通过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等关键举措,中国将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常见问题解答:
-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指在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驱动下,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发展模式。
- 为什么中国要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
- 如何理解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这一部署?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是基于我国制造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等多重因素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内在要求。
- 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通过健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 中国如何推动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国将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